您现在的位置:掌上高考 > 高考资讯 > 最新资讯

临近高考考试自我暗示天天默念“我肯定能考好”

来源:www.abgcym.com 2025-07-19

最新资讯

   一年一度的中、高考考试大战又将开始,此时复习的时间愈加少,挑战火烧眉毛,很多考生难免紧张。广州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心理门诊主任医师周伯荣提出,紧张、焦虑不安是考试阶段最容易见到的心理疾病。而引起心理焦虑是什么原因失调的思维和行为活动,因此,要克服这种焦虑应从调整不合理思维模式和行为模式着手。

  考生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调节心态:

  客观估计正确定位。考生对我们的应试能力须有客观的估计,从实质出发,确定适合的考试目的和期望值,给自己一个正确的定位,切忌好高骛远和与人攀比。

  优化情绪增强自信。考生考试前会遇见不少重压和挫折,情绪出现波动是正常的,但考生要有意识地加以控制,并准时调整,尽可能使自己心平气和、情绪饱满。一般的做法是通过积极的自我想象,体验过去的成功经验,以唤起我们的好情绪,同时要掌握放松,在出现紧张情绪时,采取深呼吸的办法慢慢呼气、吸气,同时放松全身肌肉。持续做35分钟的训练,也能缓解紧张情绪。对缺少自信的考生可以在临考试前,尤其是在最后几天,天天默念几遍我肯定能考好、我肯定能成功等具备积极自我暗示用途的话语,来增强自信心。另外,考试前几天,为了维持状况,天天还要做适当的训练,但不要再做太难的题,做难点有时会挫伤我们的自信心。

  引起考生紧张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诸如考不好不可以进重点高中、没法向爸爸妈妈交待的担心,这种担心不只于事无补,反而影响了平常的复习和临场的发挥。因此,在临近考试时,考生要做到过程和结果的离别,即考生只须重视平常的复习,努力提升自己常识水平就好了,至于考试结果则不要过多地考虑。

  既不瞻前也别顾后。除此之外,周伯荣强调,很多考生在考试前总会设想考后失败的结果。考生绝对不要用自己以往的情感历程,去判断将来考试中可能出现的紧张失去控制状况,如此便会引起新的焦虑紧张,导致考试失败。

  第二,不要对考试结果作任何假设。假如我考试失败;假如我考不上大学;假如我不被某大学录取这类心理活动看起来是正常心理的表现,但它的核心部分可以引起主体情绪的变化,减少行为功能,把心态引向烦乱。

  假如通过以上办法还不可以减少焦虑情绪,应准时请心理大夫诊治,通过系统的心理治疗把紊乱的心态调整过来。

热点专题

  • 选科为历政生的考生可以报什么专业?
  • 2025年福建宁德高考考试录取结果查看入口已开通 附录取查看时间
  • 2025年浙江宁波高考考试录取结果查看入口已开通

[]山东枣庄2023年开通高

[]2025年广东高考考试历